“也知心醉非从事”的出处是哪里
“也知心醉非从事”出自宋代曹彦约的《诸丈和野园之时乃复次韵》。
“也知心醉非从事”全诗
《诸丈和野园之时乃复次韵》
宋代 曹彦约
骧首弥年闭六关,倦飞今日偏千山。
也知心醉非从事,顿觉身轻有大还。
酒债人生频检点,宦情山色正孱颜。
不须作恶悲儿女,更放羁人到席间。
《诸丈和野园之时乃复次韵》曹彦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诸丈和野园之时乃复次韵》是宋代文人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骧首弥年闭六关,
倦飞今日偏千山。
也知心醉非从事,
顿觉身轻有大还。
诗词的开头描述了岁月的流转,以及作者的心情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骧首弥年闭六关\"表达了岁月如梭、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暗示作者已经步入中年,感叹时光飞逝。\"倦飞今日偏千山\"意味着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疲倦不堪,而今天却又要不辞辛劳地前往遥远的山区。
\"也知心醉非从事,顿觉身轻有大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名利、功业的淡漠态度。诗中的\"心醉\"指的是追求物质和名利的人们,而作者认为这并非是人生的追求。\"身轻有大还\"则是指作者在追求虚名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变得轻飘飘的,意味着作者认识到世俗的追求并不能满足内心的追求,有更高尚的追求等待着他。
\"酒债人生频检点,宦情山色正孱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反思。\"酒债人生频检点\"指的是作者对于生活中的酒色纷争、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厌倦,认识到这些事物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重要。\"宦情山色正孱颜\"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于山水之美的渴望,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心灵的向往。
\"不须作恶悲儿女,更放羁人到席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心愿。\"不须作恶悲儿女\"意味着作者不愿意被世俗的观念和责任所束缚,不愿意为了名利而伤害他人。\"更放羁人到席间\"则表示作者希望能够解放自己的灵魂,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追求的冷漠和对于自由、宁静的向往。通过描绘岁月流转、疲倦奔波、心灵追求以及对于自由的渴望,诗词展示了作者在人生中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于内心追求的重视和对于物质名利的淡然态度。这首诗词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情感,呼唤人们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找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