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隔岸青山认越州”的出处是哪里

“隔岸青山认越州”的出处是哪里

“隔岸青山认越州”的出处是哪里

“隔岸青山认越州”出自宋代仇远的《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

“隔岸青山认越州”全诗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

宋代 仇远

凭高宜晚更宜秋,下马归来即倚楼。

纳纳乾坤双老眼,滔滔江汉一扁舟。

满城明月空吴苑,隔岸青山认越州。

李白酒豪高适笔,当时人物总风流。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仇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凭高宜晚更宜秋,

站在高处观赏月亮,最宜在晚上,尤其是秋天。

下马归来即倚楼。

从马上下来回家后,立即倚靠在楼上。

纳纳乾坤双老眼,

广阔的天地尽数纳入双眼之中。

滔滔江汉一扁舟。

像江汉这样浩渺无边的大河,只需一艘小舟即可航行。

满城明月空吴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城市,吴苑空旷无人。

隔岸青山认越州。

远远望去,对岸的青山辨认出是越州。

李白酒豪高适笔,

李白是个酒豪,高适是个才子,他们的才华都展现在笔端。

当时人物总风流。

当时的人物都有着风流的气质。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登高望月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观赏月亮,感叹秋天是最适宜赏月的季节。诗人归家后,立即倚靠在楼上,目光纳入广阔的天地。他心旷神怡,如同乘坐小舟在滔滔江汉之间航行。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城市,但在吴苑却空旷无人。诗人远望对岸的青山,认出那是越州。最后,诗人提到了李白和高适,形容他们是酒豪和才子,并称赞当时的人物总是风流的。

整首诗词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对大自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出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通过描绘细腻而生动的景象,诗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登高望月的境界,感受到宁静与美丽的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提及李白和高适,展示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采和才情。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