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穷始悔知无奈”的出处是哪里
“履穷始悔知无奈”出自宋代戴表元的《少年行赠袁养直》。
“履穷始悔知无奈”全诗
《少年行赠袁养直》
宋代 戴表元
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僮奴晒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少年行赠袁养直》戴表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少年行赠袁养直
昔如君初冠时,
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
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
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
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
春风半负黄公垆。
僮奴晒笑妻子骂,
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
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
请君努力无如我。
《少年行赠袁养直》是宋代戴表元所作。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袁养直的思念和对自己逐渐老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述袁养直从少年时代到成年后的变化,以及自己头发的斑斑白发,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诗中描绘了袁养直少年时嬉笑的场景,以及他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和自己一样面临岁月留下的白发斑斑。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之情。
诗中提到袁养直诵读书籍如流水,娴熟地表达清晰的言辞,这展示了他的博学和才华。然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感到自己的明珠已然失去,暗指自己已经老去,不再年轻如初。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人们常说四十岁是一个人最应该写书的年龄,但他感慨地说,春风吹过,只有黄公垆半面留住了春意,自己却已经老去。他描述了自己晒太阳的仆人在嘲笑他,妻子责骂他,暗示自己饱受饥寒之苦。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懊悔之情。他说自己的儒学没有取得成就,农业生产也无所作为,只有在走向穷困之时才悔悟自己的无所作为。他告诫年轻人,人生的少年时光易逝,希望袁养直像他一样努力奋斗,不要辜负光阴。
整首诗以诗人对袁养直和自己的反思和嘱托为线索,以描写年龄和时光流逝的主题为中心,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警示。通过对比描写、意象的运用和感情的抒发,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融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而共鸣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