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
劳动合同可能会在以下情况下被认定为无效:
1. 非自愿签订 :如果劳动合同是在劳动者受到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签订的,违背了劳动者的真实意愿,合同无效。
2. 违反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不购买社会保险等,合同无效。
3. 损害劳动者权益 :合同内容如果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未支付法定标准的工资、不提供合法的工作环境等,合同无效。
4. 主体不合格 :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如果不符合法定条件,如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签订合同,合同无效。
5. 免除用人单位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 :如果合同中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的权利,如“生死病老与企业无关”等条款,合同无效。
6. 意思表示不真实 :劳动合同应该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采用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违背了真实意愿,合同无效。
7. 程序形式不合法 :如果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应鉴证的合同未经鉴证等,合同形式不合法。
无效劳动合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如何判断劳动合同是否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后如何维权?